找到相关内容1807篇,用时1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

    中或一夜落中含解释语;常反复前文;词多联级。含无数形容词;同格的语句.铺廊叙列,动玉数十;一篇之中,散文诗歌交错;全文多韵的一首诗歌‘及至宋代。随着佛经数百年的传诵,汉语也或多或少渗入了上迩特征。...佛学东汉明帝时始入中国,经两晋昌兴,、至阶店而鼎盛。梁启超称,佛学的传入使中国“忍愁界生莫大之变化.即文学界赤然”.最为直接的影响是,佛学的析入中文带来了多达3.5万个新的词汇,知众生、三界,法界、...

    王金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2554490.html
  • 如来藏之真实意义

    理解。  而《胜曼》、《楞伽》之如来藏说,却是涵盖了生灭与不生灭二义,故《楞伽经》中佛告大慧:“如来藏是善不善因。”但如来藏之生灭义,是从“用”、“相”上说的,“楞伽经”中名之“识藏”----“始...如来藏。我等不可不明鉴。  2、既是假名,又何以言说之?  释尊告诫众生:“令愚夫,离无我怖,说分别、影像处如来藏门”;“未来、现在诸菩萨摩诃萨,不应于此,执蓍于‘我’”。  在〈解深密经〉中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1756649.html
  • 净土权实

    此处化仪。示上方实报。文殊位居东国。金色世界而来。观音身处西方。极乐妙土而至。如权仪各别。启蒙的信依。今以略会诸门。令使创修有托。约申十种。以定指南。  第一阿弥陀经净土  第二无量寿观经净土 ...佛以足指按地。加其神力暂现还。是实报土未具陈广狭。是实未广  第四梵网经净土者。虽说一大华王而有千华。一一华上有百亿化佛。教化百亿四天下众生。然彼千华及彼华王。三乘菩萨见未广故分示报境。未成圆满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24458675.html
  • 禅的思维方式

    固定愈多,方便愈少;自我愈多,理解愈少;位执愈多,超然愈难!  不识即是没有概念的正思,不知则分别之真知,不见宛现万法,不闻圆闻十方。  学人:若于比较有二心、若于考据有疑心、若于引证自信心、若...

    净明山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80062405.html
  • 心中心概述

    克期得定,定则自然生慧……修心中心法,重在下座后,对境练心,以慧照力,照见一切皆幻,心自著。著即是住,住乃名念,非不见闻之念也。此法乃摄心无上妙法,由明心而空境,由空境而空心,有空心而...心中心概述  佛心中心法又称心中心密法,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崛起的无相密法。初由庐山东林寺高僧大愚阿阇黎传世,世人尊称初组,再传至王骧陆上师,三传至元音上师,世人尊称二祖和三祖。心中心法的密意,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03363544.html
  • 生法忍

    ,根身为假和合之相,离去人我执相,而悟入  小乘的涅槃寂静。  所谓四大者:地、水、火、风;五蕴乃是: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。  生法忍  “生法忍”:亦日“生忍”,修行人时常把心安住于不生不灭之法性本体,  忍而不妄浮动,不生妄惑,保持清明如镜,则叫生法忍。既然生,也就灭,故  又名灭法忍。  四摄  “四摄”:即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——  布施摄:对需要钱财的人行财施...

    圣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0366646.html
  • 什么是唯识境?

    ,并实在之外境与认识外境之主观。是故,三界诸法皆唯识,离识并实在之外境。即世界一切现象皆内心所变现,心外独立之客观存在。成唯识论卷一载,外境随缘而施设,故非有如识,内识必依因缘生,故非无如境,...大乘论本卷中论述四种理由,可了解一切识境之理:(一)成就相违识相智,如饿鬼、傍生及诸天、人同于一事,所见有种种差别故。(二)成就所缘识现可得智,如于过去、未来、梦、影像有所得故。(三)成就应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3367797.html
  • 大乘六情忏悔

    大乘六情忏悔 释元晓撰   若依法界始游行者。于四威仪无一唐游。念诸佛不思议德。常思实相杇销业障。普六道无边众生。归命十方无量诸佛。诸佛不异而亦非一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。虽所住而不住。虽而无不。一一相好一一毛孔。遍边界尽未来际。障无碍有差别。教化众生有休息。所以者何。十方三世一尘一念。生死涅槃别。大悲般若不取不舍。以得不共法相应故。今于此处莲花藏界。卢舍那佛坐莲花...

    释元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0269580.html
  • 真如正诠

    表,能熏所熏,都其事。又由熏习缘生义,或执真如  一实体,能生万法,同外道所执神我及一因能生一切果等  。王君恩洋  160页  祛此弊,故说真如但是二空所显之真理,实体用,亦   熏习,此二皆是迷人妄执而悟者施救也,次申正义者。  成唯识论破小乘执无为实有者,曰:此五无为,皆依真  如假立,真如亦是假施设名,遮拨,故说有。遮执  有,故说空。勿谓虚幻,故说实。理非妄倒,故名...

    唐大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0169635.html
  • 墨子与佛教

    杨﹑墨二子﹐以杨子君﹐以墨子父。  其后又一度厄于秦始皇的火﹐再度厄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。  所以至西汉末其学遂绝。我们一见前汉书艺文志便可了然。  提要的编者又告诉我们说﹕  然佛氏之教﹐其清净...其论证一一举出。第五条件  下说﹕  窃疑墨家之学﹐内则薄葬﹐外则兼爱﹐亲疏之分,  无人我之辨﹐示大同于天下﹐与礼运所谓不独亲其亲  ﹐不独子其子之义同。以宗族姓氏畛域之所由生﹐  故去姓而称号...

    山内晋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0070891.html